|
|
氦氣,英文名為Helium,符號為He,無色無味,不可燃氣體,空氣中的含量約為百萬分之5.2?;瘜W性質(zhì)不活潑,通常狀態(tài)下不與其它元素或化合物結(jié)合。1908年7月10日,荷蘭物理學家昂尼斯首次液化了氦氣。
在1868年,法國天文學家簡森(Janssen P J C,1824-1907)在觀察日全食時,就曾在太陽光譜上觀察到一條黃線D,這和早已知道的鈉光譜的D1和D2兩條線不相同。同時,英國天文學家洛克耶爾(Lockyer J N,1836-1920)也觀測到這條黃線D。當時天文學家認為這條線只有太陽才有,并且還認為是一種金屬元素。所以洛克耶爾把這個元素取名為Helium,這是由兩個字拼起來的,helio是希臘文太陽神的意思,后綴-ium是指金屬元素而言。中譯名為氦。
1895年,萊姆賽和另一位英國化學家特拉弗斯(Travers M W,1872-1961)合作,在用硫酸處理瀝青鈾礦時,產(chǎn)生一種不活潑的氣體,用光譜鑒定為氦氣,證實了氦氣也是一種稀有氣體,這種氣體地球上也有,并且氦元素是非金屬元素。
按氣相色譜法測定。條件:柱為不銹鋼柱,長6m,內(nèi)徑4mm。充填料為PoraPakQ,或類似品。載氣為氫氣[99.99%(V/V)],流量40ml/min。用環(huán)線進樣器。檢測器為熱電導檢測器。柱溫為60℃。檢測器溫度130℃。操作:將標本氦經(jīng)氣體進樣閥送入氣相色譜儀。選擇GC的操作條件,使標準峰信號相當于不低于滿刻度讀數(shù)的70%,這樣可使氮和氧完全從氦中分出(氮和氧彼此可能無法分清)。由供試樣本所得的峰響應(yīng)值所顯示的滯留時間,應(yīng)與由空氣一氦檢定標準樣本(由工業(yè)級氦中混入1.0%空氣,由廠商提供)所得的峰響應(yīng)相當,并表示出不超過1.0%的空氣量(體積),而He的含量應(yīng)不低于99.0%(體積)。
氦氣廣泛應(yīng)用于軍工、科研、石化、制冷、醫(yī)療、半導體、管道檢漏、超導實驗、金屬制造、深海潛水、高精度焊接、光電子產(chǎn)品生產(chǎn)等。
您的姓名: | * | 預計需求數(shù)量: | * |
聯(lián)系手機: | * | 移動電話或傳真: | |
電子郵件: | * | 所在單位: | |
咨詢內(nèi)容: |
*
|
|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