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飼料顆粒機在使用過程中的故障原因 1 . 平模初次使用模孔光潔度差; 2 . 物料含水率過高或過低; 3 . 壓輥與平模間隙過大; 4 . 壓輥或平模磨扣嚴重; 5 . 三角帶打滑或老。 排除方法 1 . 用含油料研磨潤滑,工作一段時間產量即提高; 2 . 調節(jié)物料含水率; 3 . 調整壓緊螺栓; 4 . 張緊或更換三角帶
飼料顆粒機調試前要先洗倉,清除裝時留下的石塊及焊渣等雜物;調試前要檢查所用的蒸汽管道系統(tǒng)是否具有良好的減壓功能及疏水功能,以制粒時所需的干燥飽和的調質蒸汽,并能減壓閥后始終有0.058-0.4MPA的蒸汽;開動制粒機前應調節(jié)壓輥與環(huán)模之間距離,一般為轉動環(huán)模時壓輥似轉非轉(即壓輥與環(huán)模間距為0.1~0.4MM最佳),千萬不能使環(huán)模與壓輥間距調得過小,導致直接摩擦,這樣不但會加快環(huán)模與壓輥的摩損,而且會降低生產時的單位產量。
飼料顆粒機顆粒表面不很光滑,并且粉率高,可能是環(huán)模壓縮比較小,應增大壓縮孔.環(huán)模壓縮;顆粒表面較光滑,但硬度過高,可能是環(huán)模壓縮比較大,應降低環(huán)模壓縮比;顆粒水份偏高時生產產量偏低,并且經常出現堵機現象,可能是減壓閥不能起減壓效果或疏水閥不能起到疏水作用,應調整減壓閥,使進入調質器蒸汽壓力為0.1—0.4MPa,并使疏水閥能起到疏水作用。也可以相應增加調質溫度,因為溫度有利于物料熟度的提高,一般溫度每升高11℃時物料水份約增加1%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