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1)裝承受架時,承受架料槽應對準導向筒,調直筒和下切刀孔。(2)裝完畢后,應先檢查電氣系統(tǒng)及其它元件有無損壞,機器連接零件是否牢固可靠,各傳動部分是否靈活。確認各部分正常后,方可進行試運轉。試運轉中應檢查軸承溫度,查看錘頭、切刀及剪切齒輪等工件是否正常。確認無異常狀況時,方可進料、試驗調直和切斷。(3)按所需調直鋼的直徑,選用適當的調直塊,曳引輪槽及傳動速度。調直塊的孔徑應比鋼直徑大2mm~5mm,曳引輪槽寬,應和所需調直鋼的直徑相符合。(4)須注意調整調直塊。調直簡內,一般設有五個調直塊,1、5兩個調直塊須放,中間三個可偏離。先使鋼偏移3mm左右的偏移量,經過試調直,如鋼仍有慢彎,可逐漸加大偏移量直到調直為止。(5)導向筒前部,應裝一根長度為1m左右的鋼管。需調直的鋼應先穿過該鋼管,然后穿入導向筒和調直筒內,以防止每盤鋼接近調直完畢時其端頭彈出傷人。(6)在調直塊未固定,防護罩未蓋好前,不得穿入鋼,以防止開動機器后調直塊飛出傷人。
1、料架、料槽應裝平直,并應對準導向筒、調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線。2、應用手轉動飛輪,檢查傳動機構和工作裝置,調整間隙,緊固螺栓,確認正常后,啟動空運轉,并應檢查軸承無異響,齒輪嚙合良好,運轉正常后,方可作業(yè)。3、應按調直鋼的直徑,選用適當的調直塊及轉動速度。調直塊的孔徑應比鋼直徑大2~5mm,傳動速度應根據鋼直徑選用,直徑大的宜選用慢速,經調試合格,方可送料。4、在調直塊固定、防護罩未蓋好前不得送料。作業(yè)中嚴禁打開各部防護罩并調整間隙。5、當鋼送入后,手與曳輪應保持一定的距離,不得接近。6、送料前,應將不直的鋼端頭切除。導向筒前應裝一根1m長的鋼管,鋼應穿過鋼管再送入調直前端的導孔內。7、經過調直后的鋼如仍有慢彎,可逐漸加大調直塊的偏移量,直到調直為止。切斷3~4根鋼后,應停機檢查其長度,當超過允許偏差時,應調整限位開關或定尺板。
1、設備必須由專人負責,并持證上崗。2、作業(yè)中操作者不準離開機械過遠,上盤、穿絲、引頭切斷時都必須進行停機。3、調直鋼過程中,當發(fā)生鋼跳出托盤導料槽,頂不到定長機構以及亂絲或鋼脫架時,應及時按動限位開關,停止切斷鋼,待調整好后方準使用。4、每盤鋼調直到末尾或調直短鋼時,應手持套管護送鋼到導向器和調直筒,以免當其自由甩動時發(fā)生傷人事故。5、調直模未固定、防護罩未蓋好前,不準穿入鋼,以防止開動機器后,調直模飛出傷人。6、機械在運轉過程中,不得調整滾筒,嚴禁帶手套操作,并嚴禁在機械運轉過程中進行保養(yǎng)作業(yè)。7、已調直、切斷的鋼,應按規(guī)格、根數分成小捆堆放整齊,不準亂堆,以防因鋼成分、性能不同而造成質量事故,作業(yè)完畢,必須切斷電源。8、嚴格執(zhí)行"十字作業(yè)方針",確保機械處于良好工作狀態(tà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