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Q235B矩管天津方矩重慶現(xiàn)發(fā)
重慶方矩管分類介紹
方矩管生產工藝分類
方矩管按生產工藝分:熱軋無縫方管、冷拔無縫方管、擠壓無縫方管、焊接方管。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為: (a)按工藝分——電弧焊方管、電阻焊方管(高頻、低頻)、氣焊方管、爐焊方管 (b)按焊縫分——直縫焊方管、螺旋焊方管
方矩管材質分類
方管按材質分: 普碳鋼方管、低合金方管。普碳鋼分為:Q195、Q215、Q235、SS400、20#鋼、45#鋼等;低合金鋼分為Q345、16Mn、Q390、ST52-3等。
方矩管管生產標準分類
方管按生產標準分:國標方管,日標方管,英制方管,美標方管,歐標方管,非標方管。
方矩管斷面形狀分類
方管按斷面形狀分類: (1)簡單斷面方管——方形方管、矩形方管 (2)復雜斷面方管——花形方管、開口形方管、波紋形方管、異型方管。
方矩管表面處理分類
方管按表面處理分: 熱鍍鋅方管、 電鍍鋅方管、涂油方管、酸洗方管。
方矩管用途分類
方管按用途分類——裝飾用方管、機床設備用方管、機械工業(yè)用方管、化工用方管、鋼結構用方管、造船用方管、汽車用方管、鋼梁柱用方管、特殊用途方管。
第五十章
日子過得快如飛箭!算一算,田福軍從省里回到黃原任職已經有兩年的時光;他在這個貧困的家鄉(xiāng)所在地區(qū)任一把手也已經有一年多了。
兩年之間,不僅黃原地區(qū),整個中國發(fā)生了多么大的變化呀!許多不久前人們連想也不敢想的事,現(xiàn)在卻成了我們生活中最一般的現(xiàn)象。中國的變化震動了資本主義國家,震動了社會主義國家,也震動了中國自己。
闡述這個變化的深遠歷史意義也許不是小說所能勝任的。我們只是在描繪這個歷史大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時,不由地感嘆: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如此深刻而又富于戲劇性的歷程!現(xiàn)在還是孩子的人們,將不會全部理解我們這代人對生活的那種復雜的體驗。
是的,我們經歷了一個大時代。我們穿越過各種歷史的暴風驟雨。上至領袖人物,下至普通老百姓,身上和心上都不同程度地留下了傷痕。甚至在我們生命結束之前,也許還不會看到這個社會的完全成熟,而大概只能看出一個大的趨勢來。但我們仍然有理由為自己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而感到自豪!我們這代人所做的可能僅僅是,用我們的經驗、教訓、淚水、汗水和鮮血摻合的混凝土,為中國光輝的未來打下一個基矗毫無疑問,在這一歷史進程中,社會和我們自身的局限以及種種缺陷弊端是不可避免的。但這決不能成為倒退的口實。
應該明白,這些局限和缺陷是社會進步到更高階段上產生的。
可是,在具體的現(xiàn)實生活中,堅持前行的人們,步履總是十分艱難的。中國式的改革就會遇到中國式的阻力。
近一年多來,有關田福軍的告狀信不斷頭地從黃原飛向省城和北京。中國的其它事干起來不容易。但告狀倒相當簡便——八分人民幣買一張郵票就可以了。這些信件寄到了中央紀委、省紀委、中組部、省組織部和中央以及省的人民來信來訪辦公室。更多的信直接寄給了省委正副書記個人手里。告狀信的內容五花八門,從政治錯誤,經濟犯罪一直到男女關系。
如果這些問題都能落實,田福軍恐怕夠判死刑了。
福軍知道有人告他。他也知道省紀委和省委組織部來調查過他的“問題”。但他不知道告他告得如此猛烈;也不知道這嘲倒田運動”的幕后人物是他的副手高鳳閣。
地委副書記高鳳閣是黃原前地委書記苗凱多年精心培養(yǎng)的接班人——接他自己班的人。
但由于田福軍從省上“殺”回來,高鳳閣沒有當成專員,當然就更當不成地委書記了。苗凱調離后,高鳳閣窩著一肚子不舒服,便開始在暗中鼓動苗凱手上用過的一些對田福軍心懷不滿的人,大量給田福軍制造“罪證”……起先的時候,省委并沒有特別重視有關田福軍的這些告狀信。根據(jù)一貫的經驗,一位新任領導免不了要遭受一些人的反對。后來,告狀信越來越多。同時兼任省紀委書記的省委常務副書記吳斌,便指示省紀委派人到黃原去調查田福軍的問題。當然,苗凱同志也給這位老上級耳朵里灌了不少田福軍的情況”。
但省紀委的人沒有調查出田福軍的什么大問題;許多告他的信純屬憑空捏造。事情隨之也就不了了之??墒?,告田福軍的信仍然有增無減;而且后來的告狀信都直接寄給了省委書記喬伯年的辦公室。
本來,省委書記喬伯年這兩年對南北山區(qū)幾個地區(qū)的工作,還是較為滿意的。這些地區(qū)大部分都實行了生產責任制。一兩年來,實際成果說服了許多懷疑論者。那些地區(qū)大規(guī)模生產方式的改變,極大地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,初步改變了極度貧困的生活狀況,使大部分群眾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。
當然,“冒尖戶”還是少數(shù)。眼下并不象某些滿懷熱情的作家用膚淺的文藝作品所宣揚的那樣,似乎農民都發(fā)了財,動不動就把電視機抱回了家。我們的農民艱難,我們還不清楚嗎?他們過去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窮到了骨頭里;新政策的優(yōu)越性不可能在兩年內就把所有人都變成大富翁。對于大多數(shù)農民來說,解決了吃飯問題,這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!一切都還是剛剛開頭,許許多多的新問題和新矛盾接踵而來,需要迅速而有力地給予解決。
但是,省委書記感到,這兩年來,黨的某些基層組織和它的負責人,本身在認識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因循守舊的觀念。改革的阻力由此可想而知。毫無疑問,我國整個農村的進步乃至最終走上現(xiàn)代化的道路,有待于一個長時期不斷改革的艱難過程。
無論如何,這個省的南北山區(qū)已經邁出了令人鼓舞的一步,并以此昭示了未來多方面的廣闊的發(fā)展前景——這是任何眼睛沒瞎的人都能看得見的。應當指出,在這一方面,最貧困的黃原地區(qū)走在了全省的前列;這當然和地委書記田福軍同志大膽解放思想是分不開的。